10月2日,游客在花世界“科普課堂”主題花園游玩。
文/圖 記者 齊國霞
參觀食品加工過程,了解花卉生長習性,動手收獲農作物、學習農業(yè)生產知識,體驗無動力游戲……國慶假期,許多市民帶著孩子來到“食尚年華”田園綜合體游玩。孩子們在游玩中學到了新知識、掌握了新本領。
科普新模式讓游客大開眼界
10月2日上午,在“食尚年華”田園綜合體花世界景點,金果番木瓜、紫花風鈴木、嘉寶果、波羅蜜、荔枝迷迭香、排錢樹、樹葡萄、咖啡樹、地涌金蓮以及掛在樹上就能生長的空氣鳳梨等,讓游客大開眼界。
“爸爸,快來看!這里還有人心果呢。我以前只聽說過人參果?。?rdquo;在花世界“科普課堂”主題花園,9歲女孩星星看到一棵人心果樹后,非常好奇。
李棟梁對女兒說:“這個我也是第一次見,真的很神奇。它為什么叫人心果呢?它的故鄉(xiāng)是哪里?人心果能不能吃呢?”
李棟梁引導孩子看展示牌上的說明,并用筆記下來。他還在手機上查資料,告訴女兒人心果是一種山欖科的熱帶水果,原產美洲熱帶地區(qū),在中國廣東、廣西、云南都有栽培,因為果實長得很像人的心臟,所以被命名為人心果。
聽到人心果是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的水果,果實甜美可口,樹干乳汁是做口香糖的原料,星星高興地說:“我以后要到超市看看,有人心果的話一定買個嘗嘗。
走進食品博物館,歷史文化展區(qū)有麥田,有家畜,有烹飪器具,生動展現了食品文化的源遠流長;現代食品展區(qū)展示了雙匯、南街村、衛(wèi)龍等企業(yè)的產品,并通過視頻向游客介紹各類食品從原料到成品、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;食品體驗區(qū)內,排列整齊的桌椅、熱鬧的街景視頻、精彩的皮影戲……讓人們感受就餐的愉悅。
食品博物館利用數字沉浸式互動技術、全息互動投影技術、虛擬現實技術等,通過沉浸式展覽、交互體驗,讓游客充分感受“市井文化的味道+食品的味道+時尚的味道”,帶給游客全新的感受。
“田園綜合體食品博物館是一個集視、聽、觸、嗅、味于一體的現代化沉浸式文化展示體驗館,還是一個集旅游觀光、研學、考察、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標桿型科普項目。”
漯河食尚年華農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智剛告訴記者,食品博物館不僅能讓游客觀看食品加工過程,還能讓游客參與食品制作,品嘗自己做的特色美食。
體驗實踐中收獲快樂和知識
“食尚年華”田園綜合體的智慧農業(yè)種植區(qū)有玉米、向日葵、紅薯、大豆、芝麻、卷心菜等農作物。許多游客乘坐田間觀光車,徜徉在田園風光中。
市民曹先生帶孩子到玉米地,讓12歲的兒子曹可昕從玉米稈上掰下玉米,剝出玉米棒。
看到排列整齊的金黃色玉米粒,曹可昕激動地說:“太有趣了!這是我第一次掰玉米。”
曹先生告訴兒子,以前收玉米全靠人工,現在收玉米已經用上現代化農業(yè)機械。同時,秸稈還會被粉碎還田成為肥料。
曹可昕認真聽完后對爸爸說:“有機會你帶我去看看機器收玉米的場景吧。”
游客馮先生帶著孩子認識大豆、紅薯等農作物,給孩子講解種植、管理和收獲的知識。
馮先生說:“這里雖然是個景區(qū),但是具有很強的科普性。在這里,孩子能看到實物、觸摸實物,加上講解,比看書本、查資料學東西要好得多。”
王智剛告訴記者:“綜合體內有多個研學項目,可以用來普及科學知識、弘揚科學精神,激發(fā)青少年學習的興趣。未來,我們將創(chuàng)新科普場景,建成以農業(yè)文化、農耕文化為主題的研學基地。該基地可以同時容納1200名學生住宿、學習。”
據介紹,走進“食尚年華”田園綜合體,無論是在高效設施農業(yè)產業(yè)集群溫室大棚,還是在辣椒試驗田、高標準農田、“二十四節(jié)氣+共享農莊”、盲盒農場,游客都可以體驗農事樂趣,感受鄉(xiāng)村田園生活。
在這里,孩子們可以種黃瓜、玉米、大豆等,還可以施肥、灌溉、除草、翻土等,體驗勞作樂趣。農業(yè)技術人員會現場講解,指導種植。
這一系列勞動實踐,將為孩子們提供接觸田園生活、了解社會的機會,讓孩子們在種植、管理、采摘過程中提升勞動技能,學會合作、分享,真正體會到勞動的艱辛,在潛移默化中懂得感恩、學會珍惜勞動成果。
責編:瘦馬 編審:陳向黨 終審:汪中東